來源:網(wǎng)絡(luò)整理 2024-08-08 16:51:43
從雞毛蒜皮里氤氳出了靈魂相契,從高山流水中衍生出了俗世歡喜。——題記
再一次捧起《平凡的世界》。第一次看是在六年級的暑假,兩年后再看,相對于第一次看的時候只是一味地驚嘆孫少平孫少安兄弟的際遇,現(xiàn)在更多的是關(guān)注除了這兩兄弟以外的小人物。
作者路遙寫出了文化大革命最后那幾年到改革開放的這段時期的中國社會的變遷,在短短三部中,就已經(jīng)把一個年代描繪得活靈活現(xiàn),這讓我想起了莫言的《生死疲勞》。一樣是寫社會,一樣是寫文革,一樣是寫20世紀(jì)60年代到80年代,《平凡的世界》寫的是平凡,《生死疲勞》展現(xiàn)的更多的是“疲勞”,但同樣的,二者都是將最平凡的那一階層的悲歡喜樂寫得栩栩如生。
許多人下意識地逃避“平凡”這一詞,似乎對這個詞有著天然的抵觸與誤解,但是,從古至今,無數(shù)出名的作家都是在講述最平凡的普通人的故事。簡·奧斯汀《傲慢與偏見》寫那個時候英國人的婚姻,錢鐘書《圍城》寫那個時代中國人愚昧的“學(xué)歷論”,楊絳《我們仨》記錄只屬于他們?nèi)说狞c點滴滴……平凡不僅僅是普通,更是一個時代最鮮明的特點的表現(xiàn)!镀椒驳氖澜纭防铮瑢O氏兄弟出身平凡,卻是那個時代許許多多農(nóng)民、工人的典型,王滿銀出走半生,碌碌無為,但他是最典型的“心有一展宏圖之治,卻是無力抵達(dá)頂端”的普通人,孫蘭香、田曉霞雖然是女子,同時也是改革開放新時期的獨立女性的代表……眾多的平凡人造就了這個最最平凡也不平凡的世界,也正是有著這些平凡人,中國才在這短短的改革開放四十多年里,創(chuàng)造了一個個不平凡的奇跡。
因此,平凡是最崇高的褒獎,是最偉大的贊歌。這么多人歌頌平凡,不是因為它普通,而是因為它是一切不平凡的基石。一個甘當(dāng)基石的人,日復(fù)一日堅守在一個崗位上,不求名揚四海,但求問心無愧,這個人創(chuàng)造出來的財富,早已超越了他自身的價值,他就已經(jīng)融入了社會,這個社會有多受人推崇,他就有多成功。
只有甘做綠葉才能擁有整個春天,只有愿做平凡才會迎來不凡。
最新中考資訊、中考政策、考前準(zhǔn)備、中考預(yù)測、錄取分?jǐn)?shù)線等
歡迎使用手機(jī)、平板等移動設(shè)備訪問中考網(wǎng),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