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wǎng)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wǎng)整理 2020-02-10 16:23:21
正腎上腺素跟注意力有直接的關系,它在面對敵人決定要戰(zhàn)或要逃時分泌得最多。正腎上腺素使孩子的專注力增強。所以學生心情愉快、上課專心,記得快、學得好,自信心與自尊心也提升了。
他們還做了一個實驗,將學生最不喜歡、最頭痛的課,如數(shù)學,排在上午第二節(jié)課上或下午第八節(jié)時上,結果發(fā)現(xiàn)上午那一組的學習比較好,好到兩倍以上。因為運動完的神經(jīng)傳導物質在上午第二節(jié)課時還在大腦里,但是到下午時就已經(jīng)消耗殆盡了。
一學期下來,這組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比正規(guī)上體育課的學生高了10%,而且打架事件也減少了。在全美30%的人過胖時,他們學校只有3%。
這些數(shù)據(jù)開始讓美國的父母看到運動對孩子的學習和行為的幫助,就不再反對零時體育計劃了,反而早早地把孩子送到學校運動,F(xiàn)在美國已有很多州在推動這個零時體能運動。
研究者也發(fā)現(xiàn)在斯坦福成就測驗中,那些體能好的學生數(shù)學勝過全體的67%,英文勝過全體的45%。2004年由小兒科醫(yī)生、認知科學家等組合的團隊對學生健康做了一個評估,發(fā)現(xiàn)一周只要運動3到5次,每次30到45分鐘,就能大大提升孩子記憶、注意力和教室行為的正向效果。
看到運動對學生學習和行為的好處,學校體育課節(jié)數(shù)不但不該減少,還應該增加才對,我們應該讓孩子用最自然的方式來提升他的體能與學習效果。
運動是壞情緒的宣泄渠道
孩子的攻擊性,需要透過教育來引導、升華為正面行為。
除了良善行為的認同學習外,多運動是很好的宣泄管道,能讓大腦分泌多巴胺,使孩子擁有正向的情緒。
很多父母覺得很奇怪,他的孩子從小捧在手心長大,不曾被打,也不曾看過別人被打,為什么進了托兒所、幼兒園后會動手打人?他從來沒有模仿的對象,這個暴力的動作是從哪里來的?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
模仿的確是最原始的學習,既然沒有模仿對象,為什么會有這個行為出現(xiàn)呢?原來,它是從我們祖先——動物身上來的。動物在世界上生存有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把基因傳下去。為了傳基因,需要交配,所以弗洛伊德說“性是個本能”。我們也的確看到每種動物都有它自己種族獨特的求偶交配的方式,沒有人教都自然會,連關在籠子里長大,不曾見過其他同類的動物,見到異性,也會立刻展開它的求偶儀式,所以“性”是動物的本能。
為了達到這個“性”的目的,必須同時還要有另一個本能,就是攻擊性——擊退情敵,獨享交配權。在資源匱乏、“僧多粥少”的大自然里,攻擊性是我們祖先確保基因傳下去的重要本能。
教育的目的是為了超越動物的本性,方法是將這些野性變成公平競爭的運動技能,在合理的條件下發(fā)泄、紓解出來。
了解人的暴力、攻擊性的來源后,我們應該盡力推行體育,讓暴力有適當?shù)墓艿腊l(fā)泄出來。運動會促使大腦分泌多巴胺,這個多巴胺促進我們的正向情緒,使我們不易得憂郁癥。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wǎng),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