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lái)源:網(wǎng)絡(luò )資源 作者:中考網(wǎng)整理 2019-08-02 12:55:20
一、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釋。
1、發(fā)閭左適戍漁陽(yáng) 通 , 意思: 。
2、為天下唱 通 ,意思: 。
3、固以怪之矣 通 ,意思: 。
4、將軍身被堅執 通 ,意思: 。
5、故不錯意也 通 , 意思: 。
6、倉鷹擊于殿上 通 , 意思: 。
7、欲信大義于天下 通 , 意思: 。
8、自董卓已來(lái) 通 ,意思: 。
9、爾來(lái)二十有一年矣 通 ,意思: 。
二、解釋以下多義詞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
1、茍 2、次
(1)茍富貴 ( ) (1)陳勝吳廣皆次當行 ( )
(2)故不為茍得也 ( ) (2)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從祠中( )
3、度 4、數
(1)道不通,度已失期 ( ) (1)扶蘇以數柬故 ( )
(2)萬(wàn)里赴戎機,關(guān)山度若飛 ( ) (2)然數年恒不一見(jiàn) ( )
5、憐 6、就
(1)楚人憐之 ( ) (1)此人可就見(jiàn) ( )
(2)可憐白發(fā)生 ( ) (2)自是指物作詩(shī)立就 ( )
7、用 8、誠
(1)遂用猖獗 ( ) (1)此誠不可與爭鋒 ( )
(2)賢能為之用 ( ) (2)誠如是,則霸業(yè)可成 ( )
9、所以 10、遺
(1)此殆天所以資將軍( ) (1)是以先帝簡(jiǎn)拔以遺陛下 ( )
(2)此先漢所以興隆也 ( ) (2)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 ( )
11、將 12、間
(1)上使外將兵 ( ) (1)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 )
(2將軍豈有意乎 ( ) (2)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 ( )
(3項燕為楚將 ( ) (3)在乎山水之間也 ( )
13、然 14、者
(1)吳廣以為然 ( ) (1)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 )
(2)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 )(2)更有癡似相公者 ( )
(3)然足下卜之鬼乎 ( ) (3)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
(4)屋舍儼然 ( ) (4)陳涉者,陽(yáng)城人也 ( )
三、分析文言句子中劃線(xiàn)詞的古今意義。
1、卒中往往語(yǔ) 古: 今:
2、號令召三老豪杰與皆來(lái)會(huì )計事 古: 今: 。
3號令召三老豪杰與皆來(lái)會(huì )計事 古: 今: 。
4、雖然,受地于先王 古: 今:
5、長(cháng)跪而謝之 古: ,今: 。
6、常跪而謝之 古: , 今: 。
7、凡三往 古: 今: 。
8、遂用猖獗 古: , 今: 。
9、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古: , 今: 。
10、誠宜開(kāi)張圣聽(tīng) 古: , 今: 。
11、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 古: , 今: 。
12、先帝不以臣卑鄙 古: , 今: 。
13、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古: 今: 。 #p#分頁(yè)標題#e#
14、臨表涕零 古: , 今: 。
四、以下文言句子中加線(xiàn)的詞都是有特殊的用法,請予以說(shuō)明。
1、陳勝王 名詞作 意思為 。
2、置人所罾魚(yú)腹中 名詞作 意思為 。
3狐鳴呼日 名詞作 意思為 。
4、皆指目陳勝 名詞作 意思為 。
5、忿恚尉 用法,使----- 。
6尉果笞廣 名詞作 ,意思為 。
7、將軍身被堅執銳 形容詞作 ,意思為 。
8、輕寡人與 ? 形容詞作 ,意思為 。
9、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 ? 名詞作 ,意思為
10、此皆良實(shí) 形容詞作 ,意思為 。
五、文言文閱讀訓練。
(一)、《陳涉世家》
二世元年七月,發(fā)閭左謫戍漁陽(yáng)九百人,屯大澤鄉。陳勝、吳廣皆次當行,為屯長(cháng)。會(huì )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陳勝、吳廣乃謀曰:“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陳勝曰:“天下苦秦久矣。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立,當立者乃公子扶蘇。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今或聞無(wú)罪,二世殺之。百姓多聞其賢,未知其死也。項燕為楚將,數有功,愛(ài)士卒,楚人憐之;蛞詾樗,或以為亡。今誠以吾眾詐自稱(chēng)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倡,宜多應者。”吳廣以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旨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陳勝、吳廣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眾耳。”乃丹書(shū)帛曰“大楚興,陳勝王”,置人所罾魚(yú)腹中。卒買(mǎi)魚(yú)烹食,得魚(yú)腹中書(shū),故以怪之矣。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夜篝火,狐鳴呼曰“大楚興,陳勝王”。
卒夜驚恐。旦日,卒中往往語(yǔ),皆指目陳勝。
1、 解釋下列語(yǔ)句中加線(xiàn)的詞的意思。
(1)或以為死,或以為 亡( )(2)、又間令吳廣 之 次所旁叢祠中 ( )
2、用現代漢語(yǔ)翻譯下列句子。
(1)、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咀g】
。
2、 請用原文語(yǔ)句回答,填在橫線(xiàn)上。
(1)、陳勝、吳廣起義的直接原因是:
。
(2)、起義的根本原因是: 。
4、選段劃線(xiàn)處細致地描寫(xiě)了戍卒們的反應,這些反應說(shuō)明了什么?自己的話(huà)回答。
【答】:
。
5、陳勝能夠從一個(gè)傭耕之人成為中國封建社會(huì )第一次農民起義的領(lǐng)導者,他具備哪些才能?根據選段內容作出回答。
答:
。
(二)、《唐雎不辱使命》
秦王怫然怒,謂唐雎曰:“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唐雎對曰:“臣未嘗聞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萬(wàn),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嘗聞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專(zhuān)諸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蒼鷹擊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fā),休祲降于天,與臣而將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挺劍而起。 #p#分頁(yè)標題#e#
秦王色撓,長(cháng)跪而謝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諭矣:夫韓、魏滅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 用 “ \ ”標出下面語(yǔ)句朗讀的語(yǔ)義停頓,只標一處。
公 亦 嘗 聞 天 子 之 怒 乎 ?
2、解釋下面句中加線(xiàn)的詞。
(1)、以頭 搶 地耳 ( ) (2)、長(cháng)跪而 謝 之 ( )
3 下列句中加點(diǎn)詞的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
例句:天下縞素 今日是也
A 、漁人甚異之二 B、 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C 、大楚興,陳勝王 D、 天下苦秦久矣
4 把下面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yǔ).
(1)懷怒未發(fā),休祲降于天 譯:
(2)夫韓、魏滅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譯:
5、唐雎以“士之怒”回擊秦王的“天子之怒”,這表現了唐雎怎樣的精神?
6、文中描寫(xiě)秦王神態(tài)的詞語(yǔ)有“佛然怒”“色撓”,表現了秦王 和 的特點(diǎn)
(三)、《隆中對》
亮答曰:“自董卓以來(lái),豪杰并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比于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shí),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wàn)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huì ),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國,高祖因之以成帝業(yè)。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zhù)于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于秦川,百姓熟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yè)可成,漢室可興矣。”
(1)、解釋下列句中加線(xiàn)的詞。
A、此誠不可與爭鋒 B、此殆天所以資將軍
C、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 D、總攬英雄
(2)、翻譯下面的句子。
A、非惟天時(shí),抑亦人謀也。
B、高祖因之以成帝業(yè)。
(3)、諸葛亮在隆中對策中是如何“三分天下”的?請根據文段內容簡(jiǎn)要概括。
(4)、諸葛亮替劉備策劃的最終目標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四)、《出師表》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yáng),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后值傾覆,受任于敗兵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lái)二十有一年矣。 #p#分頁(yè)標題#e#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lái),夙夜憂(yōu)嘆,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于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自分也。至于斟酌損益,進(jìn)盡忠言,則攸之、祎、允之任也。
1、 解釋加線(xiàn)的詞語(yǔ)。
(1) 咨臣以當世之事。( ) (3)攘除奸兇 ( )
(2) 夙夜憂(yōu)嘆 ( ) (4)斟酌損益 ( )
2、 把下面文言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yǔ)。
(1)、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
(2)、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
(3)、遂許先帝以驅馳。
3、概括選文第一段的內容。
答:
。
4、用選文中的相關(guān)原文填空。
(1)、最能體現諸葛亮一生經(jīng)歷的一句話(huà)是: 。
(2)、諸葛亮出師北伐的戰略目標是: 。
5、這段文字蘊含著(zhù)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簡(jiǎn)答。
答: 。
六、按要求默寫(xiě)出相關(guān)的詩(shī)文句子。
1、 ,欲與天公試比高。
2、《出師表》中勸劉禪要善于納諫的句子是:
3、《陳涉世家》中有一句體現了農民追求平等,反對專(zhuān)制的名言,它是:
。
4諸葛亮告訴劉禪要公正無(wú)私的句子是:
。
5、《出師表》中寫(xiě)漢朝盛衰的原因的句子是:
。
6、陳勝少年就胸懷大志的句子是: 。
7、 ,斜暉脈脈水悠悠。
8、羌管悠悠霜滿(mǎn)地, 。
9、老夫聊發(fā)少年狂,
,千騎卷平岡。
10、八百里分麾下炙, ,沙場(chǎng)秋點(diǎn)兵。
11、力盡不知熱, 。
12、足蒸暑土氣, 。
13、 ,只有香如故。
14、只恐雙溪舴艋舟, 。
15、《出師表》中說(shuō)“侍衛之臣不懈于內,忠志之士忘身于外”的原因是:
。
16、但愿人長(cháng)久, 。
17、山重水復疑無(wú)路, 。
18、出淤泥而不染, 。
19、海內存知己, 。
20、人生自古誰(shuí)無(wú)死, 。
21、勸君更盡一杯酒, 。
22、大漠孤煙直, 。
23、先天下之憂(yōu)而憂(yōu), 。
24、沉舟側畔千帆過(guò), 。
25、會(huì )當臨絕頂, 。
26、感時(shí)花濺淚, 。
27、江山代有才人出, 。
28、濁酒一杯家萬(wàn)里, 。
29、落紅不是無(wú)情物, 。
30、會(huì )挽雕弓如滿(mǎn)月, , 。 #p#分頁(yè)標題#e#
七、翻譯以下句子。
1、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2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于天下。
3、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4、 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5、 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于舊都。
6、 受任于敗兵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
7、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耳。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dòng)設備訪(fǎng)問(wèn)中考網(wǎng),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diǎn)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