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勢和地形
1、地勢呈階梯狀分布
、诺貏萏攸c(diǎn):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西部多為山地、高原和盆地,東部則以平原和丘陵為主。
、迫夒A梯概況
階梯名稱(chēng)海拔高度主要地形類(lèi)型主要地形區
第一級階梯4000米以上高原青藏高原、柴達木盆地
界線(xiàn):昆侖山——祁連山——橫斷山脈東緣
第二級階梯1000~2000米高原、盆地內蒙古高原、云貴高原、黃土高原、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
界線(xiàn):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第三級階梯500米以下丘陵、山地、平原、
盆地相間分布東南丘陵、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cháng)江中下游平原
、俏覈貏菸鞲邧|低呈階梯狀分布對我國氣候、河流、交通產(chǎn)生的影響:
、賹夂虻挠绊懀何覈貏菸鞲邧|低向海洋傾斜,有利于海上的濕潤氣流向我國內陸推進(jìn),為我國廣大地區帶來(lái)了豐沛的降水。
、趯恿鞯挠绊懀何鞲邧|低的地勢,造成我國的大江大河自西向東奔入海洋;河流從高一級階梯向低一級階梯流動(dòng)時(shí),落差大,產(chǎn)生巨大的水能。
、蹖煌ǖ挠绊懀合驏|流淌的大河溝通了我國東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內陸的聯(lián)系,但階梯交界處的高大山脈成為我國東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礙。
2、地形復雜多樣(P24中的圖2.4)
、潘拇蟾咴奶攸c(diǎn)
青藏高原:世界屋脊,冰川廣布、雪山連綿。
黃土高原:世界上面積最廣的黃土分布區,千溝萬(wàn)壑、支離破碎。
云貴高原:喀斯特地貌廣布,地表崎嶇不平。
內蒙古高原:我國第二大高原,地面坦蕩、一望無(wú)垠。
、迫笃皆攸c(diǎn)
東北平原:我國面積最大的平原,地勢坦蕩,黑土廣布。
華北平原:我國最完整的平原,又稱(chēng)“黃淮海平原”。
長(cháng)江中下游平原:我國最低平的平原,河湖密布,著(zhù)名的“魚(yú)米之鄉”。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dòng)設備訪(fǎng)問(wèn)中考網(wǎng),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diǎn)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