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考網整理 作者:若冰 2014-06-12 05:29:53
議論文也不能被落下。
議論文的思路與說明文有某些相同之處。首先要明確論點,而論點的提出可以開門見山也可以針對某些問題;然后是找出論據,尤其是某些具有鮮明特點的論 據;再后面當然是論證方法及其作用,最常考的是比喻論證和對比論證;和其他兩種文體一樣,議論文的最后一般也是開放題,或者是拿題目做文章。
在此基礎上,我們還要注意一些做題時的基本要求。
閱讀題,首先要讀懂選文,要對選文講了什么事,表達了什么思想、什么感情,甚至連的寫作目的都要基本清楚(如果能在草稿紙上列一個簡單的閱讀提綱更 好),這樣再做題一般就不會斷章取義甚至答非所問;在答題的時候,要注意題干問的是什么,有幾個要點,然后具體回答,必要時,可以將要點多答一點,但是語 言必須簡潔;對于似懂非懂的地方,只要時間允許,就要多角度思考,最后寫出自己最傾向的答案,千萬不要空題。
最后談一下寫作。
現(xiàn)在考試作文不過多限制,所以大家可以選擇自己最擅長的文體來發(fā)揮。議論文關鍵是要論點明確,決不可含糊。而對記敘性文體來說,考場文章雖然可以虛 構,但是必須有真情實感,而中學生若想寫出真情實感來,最管用的還是寫自己身邊發(fā)生的人和事。敘事之前,要考慮一下,事件發(fā)展過程中,哪一部分最有表現(xiàn) 力,應該用怎樣的表現(xiàn)手法。開頭一定不要太長,頭重腳輕是文章結構的大忌。還有,要想表達一個還算像樣的主題,一件事總顯得勉強,兩件事篇幅又往往太長, 怎么辦?可以點面結合,把與中心事件有密切聯(lián)系的其它事件巧妙地列舉出來,既突出了重點,又充實了內容,一舉兩得?紙鲎魑模仨氈匾暯Y尾。比較可行的是 在文章的結尾部分充分發(fā)揮議論和抒情的作用,把自己敘事之后的心得與體會甚至是真知灼見毫無保留地說出來,爭取一下子打動閱卷老師。
無論如何,立意的高低都是文章的生命線。我們的文章表現(xiàn)的應該是真善美,應給人以美的享受,以思想的啟迪,所以中學生朋友在考場上一定要避免灰色調,要積極向上,寫出當代中學生的朝氣。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