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考網整理 作者:若冰 2014-03-16 21:19:36
第3課 土地改革
教學目標
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礎知識:土地改革的必要性,《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的公布,土地改革的開展及基本完成,土地改革的意義。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到土地改革的勝利,進一步鞏固了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為即將進行的社會主義建設準備了條件。同時,也使學生認識到中國農民在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一直憧憬的“耕者有其田”的理想終于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實現(xiàn)了,以此激發(fā)學生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的感情。
在教師指導下,分析土地改革的作用,從而培養(yǎng)學生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觀點觀察、分析問題的能力。
教材分析和教學建議
一、重點和難點
本課圍繞著一個主題──土地改革展開敘述。
本課重點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的公布。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經過長年戰(zhàn)亂的中國百廢待興,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改變了中國歷時一個多世紀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命運,但卻面臨著一個千瘡百孔的爛攤子。占全國三億多人口的新解放區(qū)還沒有進行土地改革,廣大農民迫切需要進行土地改革獲得土地。195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頒布,在新解放區(qū)開始分期分批地進行土地改革,到1952年土地改革基本完成,農民真正獲得了解放。
土地改革的歷史意義是難點。由于理論較抽象,學生不容易把握。教師應引導學生從土地所有權的改變,土地改革完成對國家經濟發(fā)展的影響,對國家政權鞏固等幾個方面加以分析,化解難點。
請下載附件: |
《第3課 土地改革》 |
(![]() |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